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人的一生當中,得到大腸癌的機率約為5 %,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。一般認為,習慣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的人較容易得到大腸癌,抽煙及喝酒也會增加大腸癌的機會;更重要的是,有大腸癌家族史、 家族性大腸息肉症以及罹患大腸息肉的病患,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。另外有一些特殊疾病,如潰瘍性大腸炎以及克隆氏病也容易得到大腸癌。
大腸癌常見的症狀
1. 大便帶血,肛門出血。
2. 排便習慣改變(便秘、腹瀉或兩者皆有)
3. 糞便便得較細
4. 腹脹、脹痛及脹氣
5. 大便排不乾淨的感覺或是有便意卻排不出來
6.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
7. 貧血症狀,如頭暈、走路會喘
8. 腹部腫塊
9. 持續性疲勞
大腸癌的偵測方法
1. 糞便潛血檢查:透過糞便檢查,可將癌症所造成肉眼看不出來的流血篩檢出來。
2. 肛門指診:直腸癌患者一半以上可以摸到硬塊。
3. 直腸鏡: 位於直腸 (大腸末端) 的癌症,可由直腸鏡檢查出來。
4. 大腸鏡:可以看到完整的大腸。
5. 下消化道雙重對比攝影:主要利用鋇劑和空氣灌腸進行大腸X光檢查。
6. 腫瘤胚胎抗原 (CEA):部分大腸癌病患其腫瘤胚胎抗原會增加,可透過抽血檢查出來。
7. 正子攝影:利用核醫檢查可偵測出各種癌症。
許多大腸癌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,因此早期診斷出大腸息肉並予以切出,可避免大腸癌的發生。有上述症狀的人應儘速就醫,至於高危險群及沒有症狀的人,也應該至醫院定期檢查。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五年存活率可達到75 % 以上。
在飲食上,多攝取高纖維和低脂肪的食物,並減少抽煙、喝酒,可預防大腸癌的發生。
可以在這裡選購"超級諾得"-預防大腸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