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

威淨=超級諾得

威淨就是超級諾得,但是和諾得膠囊卻是完全不同的產品,原因在於雖然成分同為活性碳,可是威淨的產品設計卻是完全不同的觀念。

威淨光劑型來說就和傳統的諾得不同,傳統的諾得是粉狀,你把諾得打開倒在紙上,會把紙弄髒,所以你吃了諾得,腸胃都會變成黑黑的;但是威淨卻是使用微粒型的活性碳,一直到大腸才作用,每一個細小微粒可以崩散成兩萬七千多個活性碳分子,服用超級諾得,不會弄髒你的腸胃。

以作用部位來說,超級諾得利用包覆的原理,一直要到大腸才會崩散,所以超級諾得不會在胃和小腸作用,所以也不會吸附身體裡面的營養還有正常的酵素,所以超級諾得可以天天服用,不只吸附毒素的效果更好,對身體也不會有傷害。不會讓你營養失調或者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。

以服用劑量來說,諾得一天大概服用900mg也就是六顆,但是威淨因為作用的途徑不同,因為小腸的長度是4.5米,而大腸是1.5米,所以威淨單單只作用在大腸,服用只需要諾得的1/4,也就是只需要225mg就可以。

服用的劑量低,自然消費者需要負擔的金額就會低很多,好的產品又便宜,真是消費者的福氣。


可以在這裡選購
歡迎參觀我的賣場

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

幼兒「大腸包小腸」 長期營養不良 血小板飆高

台中慈濟醫院發現台灣首例幼兒天生左側「雙套腸套疊」,「大腸包小腸」一圈又一圈四層疊在一起,造成一歲八個月的男童「小明」(化名)營養不良,血小板超出正常人3倍,手術後出院,才一週就胖了一公斤。

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指出,病童「小明」罹患肺炎伴隨腹瀉症狀而住院治療,檢查發現,他感染沙門氏菌腸胃炎,但給予抗生素治療,仍未改善發燒現象,且肚子愈來愈大;家長表示,半年來,「小明」吃完東西就腹脹,胃口也不佳。

小兒科懷疑「小明」的腸子堵住,會診一般外科主任吳永康進行腹部電腦斷層檢查,竟發現「小明」的腸子一圈一圈、四層疊在一起,是十分罕見的「雙套腸套疊」(俗稱「大腸包小腸」)。

李敏駿指出,每5000人中約有一人會出現腸套疊,「雙套腸套疊」10萬人中則有一至二例,他之前碰過三歲多的個案,在一歲八個月幼兒身上發現,台灣應是首例,89年來,全世界醫學文獻記載不超過10例。

此外,一般腸套疊都出現在大腸前端,即盲腸套迴腸,位置在身體右邊,但「小明」的病灶卻在左邊,吳永康指出,此現象非常不可思議,研判應是天生的。

吳永康為「小明」進行手術,切除多出的大腸、小腸及小腸不正常組織,術後復元狀況不錯,胃口不佳情形明顯改善,出院才一週就胖了一公斤。

媽媽說,「小明」比同齡幼兒瘦小,住院第一天所量體重低於兒童生長曲線圖3%(100位同齡幼兒中,有97位體重大於「小明」)。

李敏駿說,「小明」因腸套疊長期營養吸收不良,引發「缺鐵性貧血」,血小板高出一般人3倍,治療後已改善,如未治療,將因腸子阻塞無法順利進食,時間一久可能造成腸壞死。嚴重時將引發敗血症,越晚發現需切除的部分越多。

李敏駿提醒家長,腸套疊會有所謂的「草莓果醬大便」,因腸黏膜發炎、剝落、出血隨著排便解出,大便出現草莓果醬的顏色,一旦發現這種現象,即代表孩子健康異常,應儘速就醫。

自由 更新日期:"2009/05/22 04:09"

記者謝鳳秋/台中報導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0522/78/1jxpf.html

大腸癌病友抗癌短片




可以在這裡選購"超級諾得"-預防大腸癌
歡迎參觀我的賣場

大腸癌友的心聲

人生有很多際遇,非得到了親身經歷過後,才會了解生命的脆弱,也才會懂得珍惜活著的每一天。

今年四月,因為幾次偶然的血便,我上醫院作了一次縝密的健康檢查,才赫然得知自己已患有大腸直腸癌,而且已是第三期;對於沒有任何大腸直腸癌的家族病史的我來說,這個得病的消息彷彿晴天霹靂,攪亂了原本的生活步調。

在 醫生的建議及安排下,我快速地動了手術切除腫瘤;因為先生本身從事生技研究相關工作,因此於術後主動向醫生提起使用標靶藥的可能性。一開始醫生態度十分保 留,也並沒有積極推薦我們使用標靶藥, 後來 先生與醫生再次溝通後,醫生才坦然說明標靶藥的藥效,並且開始使用標靶藥物進行術後治療。

在治療過程中,多虧了醫生的幫忙及照顧,讓我的病情漸漸好轉;也因為治療過程中與醫生接觸漸多,才曉得醫生一開始未積極推薦我們使用標靶藥的原因:標靶藥雖然成效較一般藥物好上許多(使用大標靶藥的患者存活率較一般化療患者高出30%~70%),但價格十分昂貴,健保並未給付;怕一般病人知道有這樣療效良好的藥物,卻無法供給親人使用而產生的怨懟及無力感。

一開始我先接受一般傳統化療來控制腫瘤的大小,進行低前位手術後,便開始使用標靶藥治療,因為前後接受過兩種化療的治療,深刻地感受兩種療程的差異:一般化療會讓患者頭暈、想吐及腹瀉等副作用,不僅使生活品質大幅下降,也連帶影響家人的正常生活;而使用標靶藥治療除 了剛開始皮膚會輕微過敏外,並無太多的不適感,也不需像接受一般化療的患者,需要家人隨時在身旁照顧,就算必須獨自在醫院接受治療,也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 基本生活,這樣就不會影響家人的基本作息,也就不必成為家人的負擔;當治療遇到瓶頸時。還可以與其他接受標靶藥治療的病友,彼此互相鼓勵打氣。最重要的 是,家人不會因為看見病人接受化療後的苦痛憔悴,而開始無助傷心;也更有勇氣及信心,與全家人一同對抗病魔。

但 標靶藥的藥價真的高得令人咋舌。以我個人為例,一次標靶藥療程要七萬兩千元,總計十二次療程,僅僅標靶藥費用就高達八十六萬,還不包含其他輔助藥物、病 房、手術或其他雜支。即使我是 高中 老師,先生個人收入亦算中等,加上保險理賠及個人存款,亦得省吃儉用才能支付治療費用;在與其他病友交流的治療過程中,我看見他們羨慕卻無奈的眼神,不禁 自問:如果連我這樣的雙薪及公教家庭,都幾乎負擔不了這樣高昂的藥費支出;社會上許多連保險都付不起的弱勢病友,是否只能默默地看著自己的生命被病魔摧 殘,看著家人被自己的病痛折磨難過?

或 許是因為本身擔 任 老師,個人發現當政府無法照顧弱勢家庭時,社會問題便隨之產生:有病友早上到醫院接受治療,晚上仍須帶著小孩開計程車養家,試問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孩童,怎 麼會擁有完善的教育與正常的童年?還有病友的小孩,因為看見父母親無法負擔祖父的醫療費用,只能無助的看著摯愛的爺爺死去。這是多麼殘酷的事實!親人並不 是無藥可救,卻是因為付不起醫療費用而無奈地接受死亡;為什麼有錢人就可以享受良好的治療待遇,而貧窮的人連爭取生存的希望都如此微薄?這樣的觀念一旦形 成,對弱勢家庭的孩童會是多麼大的傷害?他們可能開始自暴自棄,如此下去將惡性循環形成社會問題:富者越富,貧者越貧!

許多病友們都有著疑問:為什麼健保不加強宣導正確用藥的觀念?為什麼不將醫療資源花在刀口上,而是被那些成天上醫院領感冒藥、胃藥甚至是維他命C的民眾虛擲,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病人卻無法得到健保的照顧?莫非只有有錢人才有生存的權力嗎?窮人就注定只能向病魔與死亡屈服,無法翻身嗎?

健 保局是否可以循序漸進:像是先讓年收入低於標準的弱勢家庭,以及沒有保險的人可以獲得健保給付?這些人連一般醫療費都無法負擔,又怎麼有可以買得起保險, 再一步步調整資源的分配,宣導正確用藥的觀念,將健保經費花在刀口上,讓類似大腸直腸癌這種重大疾病患者,可以依收入獲得不同程度的健保給付。

以 大腸直腸癌為例,因為健保不給付,想當然爾不會宣導標靶用藥的療效及優點,結果讓病友對標靶藥根本就是一知半解。連醫生也說過,病人一開始就用標靶藥治療 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,體力也越能恢復;有些標靶藥物的病友,只要帶著點滴球就正常工作,生活也如同正常人一般。大腸癌的患病年齡層越來越下降,因此不只患 者,一般民眾應該必須開始重視這個問題。

相 較於其他患者,我覺得我十分幸運,可以並「有能力」接受標靶藥物治療;不僅疾病漸漸好轉,也不拖累家人的生活;我的另外一位朋友就沒有這麼幸運,他因為接 受一般傳統化療,不僅體力下降快速,連維持基本生活的能力都沒有。相相對的,我因為使用標靶藥物,不僅可以有效治療癌症,又可以維持正常生活品質,即使無 法完全根治,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整理自己,做好未來的規劃及家人的心理建設,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這麼幸運。




可以在這裡選購"超級諾得"-預防大腸癌
歡迎參觀我的賣場

大腸癌標靶藥的使用可延長病患的存活率

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莊捷翰醫師

現代人聞癌色變,在癌症死亡排名整理,大腸直腸癌已躍升為癌症死亡第三名,好發率為排名第二,近5年的統計,大腸直腸癌的存活率比10年前僅提升1成左右。台灣醫學發達,為何大腸直腸癌的存活率卻沒有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而提升?難道大腸直腸癌會是絕症?


癌症≠絕症,大腸癌標靶藥的使用可延長病患的存活率

大腸直腸癌若能早期發現,利用手術切除加以化學治療或進行放射治療,治癒的機會很高,但麻煩的是罹患早期大腸直腸癌 的病症常容易被忽略,像是貧血、腹痛、大便習慣改變、肛門出血、或是血便等,檢查出真正病因時,往往病人已是大腸直腸癌第三期,甚至是第四期,癌細胞早已 轉移至淋巴腺或遠處器官,諸如肝臟、肺、或腹膜等,此時已是癌症的晚期,早年晚期大腸直腸癌不但不易治療且治癒率也低,近年來隨著醫學的進步,大腸直腸癌 的治療有新突破,即使用標靶藥。


傳 統化療藥物缺乏區別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特性,在控制癌細胞時,部分正常的細胞也遭受毒害,導致嚴重副作用的產生,包括倦怠、食慾降低、嘔吐、口腔潰瘍、腹 瀉、掉髮、指甲變形、血球降低、免疫力下降、貧血、肺毒性、肝毒性、心臟毒性、腎臟毒性等等;而標靶藥能找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不同,針對癌細胞抑制其周 遭血管新生,使癌細胞失去養分來源,無法生長,進而控制腫瘤大小進行切除,在副作用方面,也不似傳統化療般嚴重。因此越早使用標靶藥治療,越能控制癌細胞,成效也越好。

根據2008ASCO(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) Cassidy研究發現,大腸直腸癌肝轉移的病人若有標靶藥合併療法治療後,進一步針對肝腫瘤切除,2年的存活率高達86% - 89%,研究同時指出,血管新生抑制劑(Anti-VEGF, Avastin)合併療法在治療大腸直腸癌肝轉移的病人上,有15.5%的機會可透過手術完全將腫瘤切除,經過肝轉移腫瘤切除的病人經過10年存活率近四分之一,這對大腸直腸癌合併肝轉移的病人是一個很大的突破,代表著可能有治癒的機會。

癌症醫療也有M型化現象

大腸直腸癌病患不是因為疾病被打敗,而是輸在經濟上

雖然標靶藥的成效不錯,但目前健保給付是將標靶藥物列為第3線用藥(Anti-EGFR, Erbitux) ,此時治療效果已不理想,若病患自費第1(Avastin)治療,1個月須10幾萬元,導致家中若有罹患癌症的病人,一方面要與癌症搏鬥,另一方面還要費盡心思與經濟拔河,到最後往往會看到病患由於經濟因素選擇放棄積極治療的機會,也就是放棄生存的希望,M型化的社會竟讓活著變 成是有錢人的權利。在看診的過程中,醫生除了依照病人的病況給予適當的治療,現在也要觀察家屬外表、穿著,評斷經濟狀況再給予用藥建議,若是提供病人不能 負擔的醫療方式,這對病人來說,何嘗又不是另一種折磨呢?眼睜睜的看著病人得放棄治癒的可能,對醫生來說也是種掙扎與無奈。



因為病患負擔不起標靶藥的費用,台灣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與25個歐美國家相比,是倒數第8名,相對於第1名的美國白人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超過62%,台灣男性僅有42%,女性達46%2006年健保局統計資訊分析,大腸直腸癌醫療健保支出卻僅有37億新台幣,只佔不到全年所有健保醫療支出的1%,部份慢性病治療的單一藥品,支出就遠超過了20億新台幣。相形之下,大腸直腸癌的病患的權益就被犧牲許多。L. SharpClinical Oncology發表大腸直腸癌治療新趨勢比較英國、美國及八個歐洲國的GDP 醫療支出與大腸直腸癌的存活率發現,醫療支出與大腸直腸癌存活率呈正相關,也就是說醫療支出越多 存活率愈高台灣的醫療在全球算是屬一屬二,但卻因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,犧牲許多大腸直腸癌病患的生存權利,導致大腸癌的存活率低落,實在是很諷刺又可惜之事,畢竟生命不分貴賤,家庭的幸福也不應該建立在財富之上啊!





可以在這裡選購"超級諾得"-預防大腸癌
歡迎參觀我的賣場

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

如何及早發現大腸癌?

「隨著飲食西化,大腸癌已經成為國人主要死因之一。然而,臨床上大部分大腸癌常在較晚期才被診斷出來,因此如何早期發現大腸癌,值得大家去關心!

  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人的一生當中,得到大腸癌的機率約為5 %,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。一般認為,習慣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的人較容易得到大腸癌,抽煙及喝酒也會增加大腸癌的機會;更重要的是,有大腸癌家族史、 家族性大腸息肉症以及罹患大腸息肉的病患,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。另外有一些特殊疾病,如潰瘍性大腸炎以及克隆氏病也容易得到大腸癌。

大腸癌常見的症狀
1. 大便帶血,肛門出血。
2. 排便習慣改變(便秘、腹瀉或兩者皆有)
3. 糞便便得較細
4. 腹脹、脹痛及脹氣
5. 大便排不乾淨的感覺或是有便意卻排不出來
6.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
7. 貧血症狀,如頭暈、走路會喘
8. 腹部腫塊
9. 持續性疲勞

大腸癌的偵測方法
1. 糞便潛血檢查:透過糞便檢查,可將癌症所造成肉眼看不出來的流血篩檢出來。
2. 肛門指診:直腸癌患者一半以上可以摸到硬塊。
3. 直腸鏡: 位於直腸 (大腸末端) 的癌症,可由直腸鏡檢查出來。
4. 大腸鏡:可以看到完整的大腸。
5. 下消化道雙重對比攝影:主要利用鋇劑和空氣灌腸進行大腸X光檢查。
6. 腫瘤胚胎抗原 (CEA):部分大腸癌病患其腫瘤胚胎抗原會增加,可透過抽血檢查出來。
7. 正子攝影:利用核醫檢查可偵測出各種癌症。


  許多大腸癌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,因此早期診斷出大腸息肉並予以切出,可避免大腸癌的發生。有上述症狀的人應儘速就醫,至於高危險群及沒有症狀的人,也應該至醫院定期檢查。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五年存活率可達到75 % 以上。


  在飲食上,多攝取高纖維和低脂肪的食物,並減少抽煙、喝酒,可預防大腸癌的發生。







可以在這裡選購"超級諾得"-預防大腸癌
歡迎參觀我的賣場

大腸直腸癌

 

大腸直腸癌之形成,與肉食、高脂肪食物、低纖維食物之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。

v早期診斷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五年生存率非常高,治癒率高過80%

v預防重於治療,應多食用纖維性食物,改進便秘習慣

 

症狀:

大腸直腸癌的症狀

1.有肛門出血、大便習慣改變、便血、如增加排便次數、便秘、大便變細、裏急後重(解完大便仍想再解)、貧血及體重減輕。

2.v大腸直腸癌之初期少有症狀,可能僅有出血或腹痛

3.v右側大腸 : 管腔較大且殘渣為液體狀,其症狀主要是消化失調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脹、貧血、 不適或隱痛

4.左側大腸: 管腔較窄且殘渣為固體狀,其症狀為糞便外觀沾有血絲或黏液,偶而也會有較多血液隨糞便出來,大便習慣改變

5.直腸長了癌則有阻塞症狀,會有隨時都想大便之感,大便次數增加、而排便時太用力,則有劇痛現象,想解大便但解不出

(裡急後重)、大便有點黏液出現且混著血液。

vv 診斷:

1.潛血檢查:首先要排除痔瘡、食物等因素

2.肛門指診:直腸癌患者1/4以上可以摸到硬塊

3.大腸x光檢查:特別注意灌腸及大腸之清潔

4.內視鏡檢查

v大腸鏡、乙狀結腸鏡檢查:

乙狀結腸鏡:由肛門至乙狀結腸止為主要檢查範圍。

大腸鏡:全段大腸由肛門口至盲腸均包括在內

v有下列狀況者不適合進行此項檢查:

v1.急性大腸炎

v2.已知或懷疑有腸穿孔者

v3.接受大腸切除或骨盆腔手術不久者

v4.已知或懷疑有骨盆沾粘者

v5.有大量腹水者、凝血功能異常者、正服用抗凝血藥物者、有嚴重心肺疾病者

v6.意識不清無法合作者、大腸無法灌腸乾淨者。

副作用及併發症:

1.藥物之反應 ( 口乾、視力模糊、心悸、小便困難、頭暈、無力感、噁心、等,皆暫時性現象)

v2.少數病人會出現腹脹、腹痛。

v3.黏膜擦傷、出血。

v4.腸穿孔破裂(機率為萬分之一至千分之七)

v5.其他偶發之病變,如敗血症、腹膜炎、心率不整、呼吸衰竭、休克、大腸內氣爆、脾臟損傷破裂等。

檢查中之處置及治療:

1.生檢:即所謂切片檢查,以確診病灶本質,這是利用一細長金屬鉗子透過內視鏡取出少量的組織,受檢者病並不會有感覺。

可能發生之併發症為出血或穿孔,發生率少於千分之一。

2.息肉切除:較大之息肉可利用內視鏡電燒切除,兼具檢查與治療之目的。主要之併發症亦為出血或穿孔,發生

率少於千分之二。

3.止血:遇有出血源時,可利用局部注射熱探子或電燒止血。

檢查後之注意事項:

1.如有任何不適,(例如腹痛、呼吸困難、排出黑便或血便、發燒),請立即至急診室處理。

v2.施行息肉切除後一週內,勿做劇烈運動,尤其是腹部用力的動作(如:打球、游泳等),亦避免食用可能發生腹瀉的飲食

(如:生食海鮮等)



可以在這裡選購"超級諾得"-預防大腸癌
歡迎參觀我的賣場